第一百一十章 攻破晋阳
赵文恪虽然有野心,终究对现实看得很清楚。他现在唯一的筹码是晋阳城,当然卖给隋军才是最好的交易方式,否则只靠那三五千残兵,能抵什么用。
赵文恪秘密派遣心腹前往张文远军中,在得到张文远“既往不咎,有功必赏”的承诺之后。正月初五,赵文恪遂命人打开晋阳城门,放隋军进入。
隋军遂攻破晋阳城。
而这一日,李渊刚进入关中。
隋军入城,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。实在是李元吉临阵脱逃,大失人心。正如众人所说的,李家人自己都不能死战,凭什么要求他们殉节。
以宇文歆为首的唐军官吏,直接被赵文恪率部捉拿,押送到张文远处。赵文恪是城中主将,他的倒戈使得一众唐军文武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。
被俘的宇文歆垂头丧气,也失了抵抗的心思。
“臣尽力矣,时运不济,非战之罪也。”
宇文歆被押送到张文远面前,虽然没有抵抗,但也低头不语。
张文远听说宇文歆在城中力谏李元吉之事,倒是很敬佩,于是便说道:“若李元吉听从宇文公的话,我恐怕难以入城。”
张文远这么说,宇文歆心中更是难受,对于李元吉的怨恨之意也更深了一层。
张文远见状,便向宇文歆伸出了橄榄枝。
宇文歆乃是前礼部尚书宇文弼之侄,宇文弼被杨广所杀之后,其子侄尽被去职。宇文歆参与李渊造反,也是有复仇之意。
于是宇文歆乃说道:“我与杨广,仇深似海,恨不能诛杀杨广,如何为杨隋效命。”
张文远却是不以为意。
“昔日宇文尚书与高相国、贺若弼同为天子所恶,下诏处死,众人无敢言语者,唯有卫公仗义执言,为三人说话。虽然未救得宇文尚书,但也算竭尽全力。
今宇文公若在卫公麾下,亦属报恩。且又非任职朝堂,如何算为天子效力。是宇文公太拘泥了。”
当年在塞外黄明远进谏杨广,主要目的是为救高颎,但也算间接帮了另外二人,虽然未使得二人免死。否则二人不仅身死,连家属亦要被流放。
宇文歆心中大震,犹豫片刻,倒是同意归顺。
“若蒙卫公不弃,愿入卫公麾下,竭尽全力。”
既然辅佐李渊灭亡大隋不成,那辅助黄明远灭亡大隋,不亦可行。
宇文歆投降之后,倒是尽职尽责,又帮着张文远劝降了刘政会等人。
刘政会出身河南刘氏,本出匈奴之族,为前秦时期匈奴首领刘库仁之弟刘眷的后代。刘政会其父刘坦曾任大理卿,但其并非关陇之人,反而是北齐旧臣,其伯祖父刘环隽曾任北齐中书侍郎。
历史上刘政会亦被刘武周所俘虏,但忠心不屈,虽然被俘,但仍不忘秘密向李渊告知敌方军情。但此时李唐情况,与历史又不相同,失了晋阳,风雨飘摇,而大隋才是正统,所以刘政会亦选择投降大隋。
此次破城,隋军收获颇丰。晋阳城作为河东御胡的指挥中心,堪称北方第一大城。自北周灭齐,北周、大隋在此经营三十余年,晋阳存储,可谓丰足。而且晋阳城中还有晋阳宫,当初裴寂为了支援李渊起兵,一次性送给李渊宫女五百人,米九万斛(石),杂彩五万段,铠四十万首。
再加上晋阳本身存储的,各种物资,堆积如山。
李渊起兵,消耗了一大批物资,但是李渊南下之前,为了使李元吉能坚守晋阳,粮储、军械多未携带。在李渊的预计中,晋阳城守卫半年以上应该是可以的,而半年的时间,他已经占领关中,并能够北上支援晋阳。
李元吉“崽卖爷田心不疼”,他这一逃,直接就将物资充沛的晋阳拱手让人。隋军共缴获粮食近二十万石,军械数十万具,马匹、铠甲无数,直接补充了右屯卫、虎贲卫二军。
隋军占据晋阳,最忐忑的其实是太原王氏。
毕竟之前李渊能够在太原造反,少不得王氏的支持,但现在李渊造反没成功,隋军打来了。
要是隋军把王氏当做同谋的反贼处置了,太原王氏怕是要灭亡了。
太原王氏分为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,其中晋阳王氏各家显赫,后来五姓七家最显赫的十个家族,王家的便是晋阳王氏北魏中书令王琼四子这一支。
祁县王氏在魏晋以后不显,后世多为冒认,所以为了振兴门楣,参与李渊叛乱更加积极。李渊的妹夫王裕便是祁县王氏。
此时王裕已经为隋军尽俘,作为直接参与叛乱之人,其家亦被抄灭。太原王氏参与李渊叛乱的人极多,亦一同被抓捕抄家。
换了旁人,或许给王家这个面子,但卫公麾下军队,自是无需。
此时虽然隋军还没有完全对王家动手,但王家人却是忧心忡忡,唯恐步范阳卢氏的后尘。有一就有二,这种事黄明远绝对做得出来。
眼看隋军没个态度,晋阳王氏的族长王劭实在坐不住了,便前去拜访张文远。
王劭是王琼的曾孙,出身晋阳王氏大房。曾担任秘书少监,专典国史,撰修《起居注》,为一代大家。
王劭七十多岁,身体亦不好,若非实在担忧,绝不可能亲自出马。
王劭见到张文远没有摆架子,而是一副慈祥老者的形象,向张文远解说王氏对大隋天子的忠诚,希望隋军能够释放一些被抓的王氏子弟。
王劭名声在外,张文远自是对其很礼遇,但如何处置王氏,他说了也不算,只得好言勉慰,却不给王劭什么准话。
最后见王劭态度很好,才故意透气道:“晋阳之事,卫公曾叮嘱我,凡涉及造反之人,不论身份,宁枉勿纵。”
王劭听了有些呆滞,黄明远这是要下死手。
“卫公对王公还是很敬重的,毕竟当初也曾受过王公教导。卫公让我叮嘱王公,家族大了,总有一些不孝子孙,与其等他们铸下大错,还不如提早清理。对于一些知错能改的家族,他还是很看重的。”
王劭听了,有些明了,接下来王氏家族是死是活,就看自己的选择了。
王劭回到府上,便派长子前往河北,若非身体不成,他必然亲自前往。王劭有预感,若是这次不去,未来世家大族之林,恐无王氏。
http://www.xijuexuelu.com/yt31518/2569460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ijuexuelu.com。袭爵血路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ijuexuelu.com
赵文恪秘密派遣心腹前往张文远军中,在得到张文远“既往不咎,有功必赏”的承诺之后。正月初五,赵文恪遂命人打开晋阳城门,放隋军进入。
隋军遂攻破晋阳城。
而这一日,李渊刚进入关中。
隋军入城,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。实在是李元吉临阵脱逃,大失人心。正如众人所说的,李家人自己都不能死战,凭什么要求他们殉节。
以宇文歆为首的唐军官吏,直接被赵文恪率部捉拿,押送到张文远处。赵文恪是城中主将,他的倒戈使得一众唐军文武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。
被俘的宇文歆垂头丧气,也失了抵抗的心思。
“臣尽力矣,时运不济,非战之罪也。”
宇文歆被押送到张文远面前,虽然没有抵抗,但也低头不语。
张文远听说宇文歆在城中力谏李元吉之事,倒是很敬佩,于是便说道:“若李元吉听从宇文公的话,我恐怕难以入城。”
张文远这么说,宇文歆心中更是难受,对于李元吉的怨恨之意也更深了一层。
张文远见状,便向宇文歆伸出了橄榄枝。
宇文歆乃是前礼部尚书宇文弼之侄,宇文弼被杨广所杀之后,其子侄尽被去职。宇文歆参与李渊造反,也是有复仇之意。
于是宇文歆乃说道:“我与杨广,仇深似海,恨不能诛杀杨广,如何为杨隋效命。”
张文远却是不以为意。
“昔日宇文尚书与高相国、贺若弼同为天子所恶,下诏处死,众人无敢言语者,唯有卫公仗义执言,为三人说话。虽然未救得宇文尚书,但也算竭尽全力。
今宇文公若在卫公麾下,亦属报恩。且又非任职朝堂,如何算为天子效力。是宇文公太拘泥了。”
当年在塞外黄明远进谏杨广,主要目的是为救高颎,但也算间接帮了另外二人,虽然未使得二人免死。否则二人不仅身死,连家属亦要被流放。
宇文歆心中大震,犹豫片刻,倒是同意归顺。
“若蒙卫公不弃,愿入卫公麾下,竭尽全力。”
既然辅佐李渊灭亡大隋不成,那辅助黄明远灭亡大隋,不亦可行。
宇文歆投降之后,倒是尽职尽责,又帮着张文远劝降了刘政会等人。
刘政会出身河南刘氏,本出匈奴之族,为前秦时期匈奴首领刘库仁之弟刘眷的后代。刘政会其父刘坦曾任大理卿,但其并非关陇之人,反而是北齐旧臣,其伯祖父刘环隽曾任北齐中书侍郎。
历史上刘政会亦被刘武周所俘虏,但忠心不屈,虽然被俘,但仍不忘秘密向李渊告知敌方军情。但此时李唐情况,与历史又不相同,失了晋阳,风雨飘摇,而大隋才是正统,所以刘政会亦选择投降大隋。
此次破城,隋军收获颇丰。晋阳城作为河东御胡的指挥中心,堪称北方第一大城。自北周灭齐,北周、大隋在此经营三十余年,晋阳存储,可谓丰足。而且晋阳城中还有晋阳宫,当初裴寂为了支援李渊起兵,一次性送给李渊宫女五百人,米九万斛(石),杂彩五万段,铠四十万首。
再加上晋阳本身存储的,各种物资,堆积如山。
李渊起兵,消耗了一大批物资,但是李渊南下之前,为了使李元吉能坚守晋阳,粮储、军械多未携带。在李渊的预计中,晋阳城守卫半年以上应该是可以的,而半年的时间,他已经占领关中,并能够北上支援晋阳。
李元吉“崽卖爷田心不疼”,他这一逃,直接就将物资充沛的晋阳拱手让人。隋军共缴获粮食近二十万石,军械数十万具,马匹、铠甲无数,直接补充了右屯卫、虎贲卫二军。
隋军占据晋阳,最忐忑的其实是太原王氏。
毕竟之前李渊能够在太原造反,少不得王氏的支持,但现在李渊造反没成功,隋军打来了。
要是隋军把王氏当做同谋的反贼处置了,太原王氏怕是要灭亡了。
太原王氏分为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,其中晋阳王氏各家显赫,后来五姓七家最显赫的十个家族,王家的便是晋阳王氏北魏中书令王琼四子这一支。
祁县王氏在魏晋以后不显,后世多为冒认,所以为了振兴门楣,参与李渊叛乱更加积极。李渊的妹夫王裕便是祁县王氏。
此时王裕已经为隋军尽俘,作为直接参与叛乱之人,其家亦被抄灭。太原王氏参与李渊叛乱的人极多,亦一同被抓捕抄家。
换了旁人,或许给王家这个面子,但卫公麾下军队,自是无需。
此时虽然隋军还没有完全对王家动手,但王家人却是忧心忡忡,唯恐步范阳卢氏的后尘。有一就有二,这种事黄明远绝对做得出来。
眼看隋军没个态度,晋阳王氏的族长王劭实在坐不住了,便前去拜访张文远。
王劭是王琼的曾孙,出身晋阳王氏大房。曾担任秘书少监,专典国史,撰修《起居注》,为一代大家。
王劭七十多岁,身体亦不好,若非实在担忧,绝不可能亲自出马。
王劭见到张文远没有摆架子,而是一副慈祥老者的形象,向张文远解说王氏对大隋天子的忠诚,希望隋军能够释放一些被抓的王氏子弟。
王劭名声在外,张文远自是对其很礼遇,但如何处置王氏,他说了也不算,只得好言勉慰,却不给王劭什么准话。
最后见王劭态度很好,才故意透气道:“晋阳之事,卫公曾叮嘱我,凡涉及造反之人,不论身份,宁枉勿纵。”
王劭听了有些呆滞,黄明远这是要下死手。
“卫公对王公还是很敬重的,毕竟当初也曾受过王公教导。卫公让我叮嘱王公,家族大了,总有一些不孝子孙,与其等他们铸下大错,还不如提早清理。对于一些知错能改的家族,他还是很看重的。”
王劭听了,有些明了,接下来王氏家族是死是活,就看自己的选择了。
王劭回到府上,便派长子前往河北,若非身体不成,他必然亲自前往。王劭有预感,若是这次不去,未来世家大族之林,恐无王氏。
http://www.xijuexuelu.com/yt31518/2569460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ijuexuelu.com。袭爵血路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ijuexuel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