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袭爵血路小说推荐阅读: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、四合院:我崔大可不在偷牛、赵云转世之横扫异界、带着农场混异界、逆天九小姐:帝尊,别跑!、武炼巅峰、龙血战神、神印王座的假面骑士、盖世、荒古帝业、极品僵尸、怪物乐园、将乱
庚二、通经之法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五面,我们看庚二的“通经之法”。
前面讲到的是安忍之道。安忍之道所面对的根机,是一个大乘根机不成熟的众生。什么叫大乘根机不成熟呢?他可能是一个人天种性的众生,追求的是安乐道,也可能是二乘种性的众生,追求的是涅槃之道。所以他不需要中道实相,你给他讲中道实相,他可能会排斥你,甚至于毁谤你。面对这么多的逆缘,怎么办呢?佛陀说四个字就可以了:安忍不动。这是面对大乘根机不成熟的众生。
这以下的“通经之法”就是说,如果你遇到的是可以接受中道实相的众生呢?比方说,他上一辈子学过《法华经》,虽然他烦恼很重,业障也很深,生长在末法时代,但是他无量无边烦恼的深处,里面有一颗摩尼宝珠,他有善根力。那怎么办呢?我们看,面对末法时代有善根的众生应该怎么办呢?
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
我皆到其所 说佛所嘱法
我是世尊使 处众无所畏
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
如果到了末法时代,有很多的聚落(聚落就是人群聚集的一些城市,这个聚落叫做小城市)、城邑(是人数比较多的大城市),你来到这些乡村的小城市或者都会的大城市,如果真的有人以真诚心、恭敬心来向你求一佛乘的妙法,就说,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佛陀的知见,佛陀看人生,到底他老人家是怎么看的,你可不可以把佛陀的知见告诉我?他向你求法。
他会向你求法,表示什么?表示他大乘根机成熟了。所以你应该怎么办呢?“我皆到其所”,我要主动到他居住的环境,“说佛所嘱法”,来宣说释迦牟尼佛临灭度的时候所嘱咐我弘扬的一佛乘的妙法,使令众生成就佛种,乃至于加强佛种。
应该怎么说呢?应该用什么心态跟什么方法来说呢?
第一个讲心态。“我是世尊使,处众无所畏。”就是说,我今天来说《法华经》,我是作为佛陀的使者,是佛陀派我来的。所以,从皈依佛陀的角度,我的心中是无所畏惧的,因为是佛陀派我来宣说的。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,方法。“我当善说法,愿佛安隐住。”我一定会以大悲善巧的方式来说法,使令佛陀不必再为《法华经》的弘传而感到忧虑,能够真正地安稳住。
这个地方就是说,一个有大乘根机的人来向我们求法的时候,我们的说法方式:第一个,观想我是佛陀的使者;第二个,善巧方便说法。
庚三、总结誓愿
我于世尊前 诸来十方佛
发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
这个地方等于总结前面的弘法的誓愿。
如今我等在世尊前面,乃至于十方诸佛前面,发起坚定的誓愿,前面的面对逆境、面对顺境的各种誓愿。“佛自知我心”,佛陀自然能够证知我心中的菩提愿力。
这一段的主要的对象是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面对的境缘有两种差别:
第一个,遇到的是根机不成熟的。根机不成熟很简单,四个字,安忍不动。当然有人会问说,您身为法身菩萨,为什么不跟他辩论,去改变他呢?其实诸位!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改变另外一个人,不可能,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。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佛教的辩论结果,哪一方是归顺哪一方的,不可能,只有增加戏论。
那要这样子的话,我们不能改变对方,那我一个弘法者的角色是什么呢?我们只能够影响对方,是一个助缘。就是,你已经有善根了,我帮你的善根增长广大,就是这样。我们只是一个助缘,我们不可能变成亲因缘。你完全不相信,我说到你相信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佛陀说,安忍不动,多说无益,不要做太多辩解。安忍不动,默默地离开就好。这是第一种,就是善根不成熟。
第二种,那如果有人善根成熟,主动向你求法呢?那当然就是善巧方便。“我是世尊使,处众无所畏。我当善说法,愿佛安隐住。”善巧方便。
这两种方法。所以法身菩萨在面对境缘的时候相对容易。
丁五、安乐行品分二:戊一、文殊提问;戊二、如来垂答
那有人就说,如果是凡位的菩萨,我到末法时代,我也喜欢跟我的同参道友讲讲《法华经》,那应该怎么办呢?凡位的菩萨就看下一段了。我们看。
我们先看附表第三十一,就是讲义的第四十八面。
首先我们看解释品目。这个“安乐行”是什么意思,把这个品目解释一下。
一、解释品目
身无危险故安,心无忧恼故乐。身心安乐,三业清净,故能弘通妙法。慧思禅师云:一切法中心不动故曰安,一切法不受故曰乐,自利利他故曰行。
安乐这两个字有两个解释,一个是约事修,一个是约理观,理观跟事修两种。
事修,是蕅益大师的解释。蕅益大师说:“身无危险故安,心无忧恼故乐。”安,就是你能够远离各种的障碍跟伤害。你一个弘法法师,起码要让你自己感到安全。第二个,在弘法过程当中,没有各种的忧恼,没有各种烦恼的活动,就叫乐。总而言之,“身心安乐,三业清净,故能弘通妙法”。从事修的角度,就是要远离伤害,远离烦恼。对外远离伤害,对内不要去激发你的烦恼,这样子你才能够弘扬《法华经》。这是从事修。
我们看理观。这个理观就有点深了。就是你在弘扬《法华经》的时候,你尽量做到于一切法中心不动。我们的心是扰动的,一下子想东,一下子想西。为什么会扰动呢?因为我们取相分别。别人跟我们讲什么话,别人给我们什么脸色,其实这个是外境。那外境怎么跑到你内心去呢?外境跟内心本来是不同的法界,但为什么外境的这种境缘会跑到你内心干扰你呢?是我们自己把它取过来,放到心中去分别的。所以怎么办呢?就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你不要取这个相状,你的心就保持不动。
第二个,不受。这是关键了。诸位!你如果要行菩萨道,要到众生法界,苦恼的法界去行菩萨道,你最好把你的感受给收起来,不要相信你的感受。你高兴也好,痛苦也好,你就照你原定的计划去做就对了。其实不要说弘法,诸位!一个人能够坚持做功课,也是要把感受收起来,时间到了就去做功课,不管你愿不愿意。你如果跟着感受走,你这一辈子大概就一事无成了,因为感受是最容易误导我们的。
所以,你要能够安乐,第一个,对外境不要太在乎,第二个,对你内心的感受也不要当一回事。这就是安乐,这是境界更高了,这是从观心的理观的思想。
这个安乐的意思,我解释一下。法身菩萨安住清净心跟菩提愿,所以对他来说生命没有什么安乐跟痛苦,没有这回事情,他根本就真的离相了。安乐也好,痛苦也好,对法身菩萨根本就不算一回事。
但是凡夫不一样。凡夫的感受是不可能完全关闭的,这是现实。所以你要怎么样呢?你要选择性地去弘法。所以后面会说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的。就是说你要量力而为,你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嘛!那弘扬佛法就要尽量让你自己保持安乐,如果你承受太大压力,你的弘法事业就做不久了。
修行也是这样。其实,包括你做功课也是这样。你把功课排得很紧,你一天工作忙完,生活作息完,你可能只有一个小时,你一定要排别人三倍的时间,你这个修行怎么样?不安乐,不会持久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是一个有感情、有感受的众生。
就是诸位!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定位。我们是活在五蕴——色受想行识,我们是业报身,我们深受感受的影响。所以怎么办呢?不管自利也好,利他也好,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安乐,你这样才能够长长久久。
所以,既然安乐,那表示什么?你不能像法身菩萨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境缘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就不去了。所以后面佛陀会讲到身口意的,就说有些行为你不能做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。为什么?保持你的安乐,你才能够长长久久地自利利他下去。
这个地方是讲安乐。凡夫要能够弘法,先让你自己安乐,这是第一个原则。
二、经文要义
(一)上来迹门正宗,三周说法,三根授记,已令声闻人回小向大,发菩提心。迹门流通中,佛赞美人法,且劝募弘通妙法之五种法师。前品既得圣众命弘持,今品为教初心菩萨,应加修身、口、意、誓愿等四安乐行,以坚固一佛乘之妙因。
上来迹门正宗,佛陀在迹门正宗三周说法,开权显实,使令整个弟子们进入佛陀的知见,最后成就授记。这当中令声闻人回小向大,发菩提心,这是迹门的正宗。到了流通分当中,佛陀在赞美人法,赞美受持《法华经》的人——五种法师,赞美《法华经》的法,这个法是成佛的捷径。而且到了劝募弘通妙法的五种法师。所以前面的是得到圣众来弘持妙法。圣众是什么?是法身菩萨。
那么这一品是谁来弘传呢?是凡位的菩萨,外凡资粮位的菩萨。外凡资粮位的菩萨是什么特色呢?内心有烦恼,而且善根又薄弱,是这种人来弘扬佛法,所以佛陀必须要安立四安乐,身安乐、口安乐、意安乐跟誓愿安乐,用四种法来保护,或者说是坚固我们的善根。也就是说,你要弘扬佛法,你要先让自己的善根不受伤害,这是前提,你要把自己脚跟先站稳了。所以佛陀讲出四个法来保护自己,身、口、意、誓愿。
(二)佛说四安乐行,即承先启后。承先者,佛以四安乐行为末世中佛弟子自行化他之轨范,以成一佛乘之因。启后者,即此四安乐行,用以开启后文之本门正宗,以成法身之妙果。即是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;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,前后相成。
佛陀说四安乐行不完全只是保护你的善根,它还有怎么样的作用呢?“承先启后”的作用。承先,就是加强前面的迹门,加强我们一佛乘的因地,这是承先;启后,就是开启后面的本门,开近显远的本门,以成就未来法身的妙果。所以这个安乐成就因地,也是从安乐成就果地的法身。所以“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”。不管是因地的称性起修,或者果地的全修在性,对凡夫来说,想办法在你修行弘法的过程中保持安乐是关键。它是通因通果的,“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,前后相成”。没有安乐就没有长久的菩萨道,是这个意思。
看第三。
(三)本品所说四安乐行,一一皆以止、观、慈悲之妙行,成大乘戒定慧之三学,以此而导正身、口二业,导正意业,导正誓愿。如大论云:因名止行,果名断德。因名观行,果名智德。因名慈悲行,果名恩德。因名三业,果名三密。是故初心欲修圆行,入浊弘经,为浊所恼,自行不立,亦无化功。佛为是人,示四安乐行也。
这个四安乐行有身、口、意、誓愿,其实它真正的修法只有三个:一个是止行,一个是观行,一个是慈悲行。
止,就是你要有方法调伏你自己,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时候,你怎么样能够把你自己的烦恼调伏下来。这个是讲到持戒跟修定。
观行,就是你要有办法引导你自己。但这个引导,这个观,跟我们理观不一样。诸位!我们在讲理观的时候,是一个生命的整体观,那是一心三观的即空即假即中。这里的观是属于对治观。对治观就是说,有可能修空观,修空观是引导到清净心;有些地方是在修假观,特别是口安乐跟意安乐,修假观,引导到菩提愿。身安乐的修空观是引导到清净心。所以这个观是指空假二观的一种引导。
第三个是慈悲,慈悲的誓愿。
也就是说,以止、观、慈悲成就大乘的戒定慧。这个戒、定是止行,调伏;慧是观行,是引导。我们就是用止、观跟慈悲三法,首先调整我们的身、口二业, 接着调整意业,最后端正我们的菩提愿。整个修行四安乐行,虽然它的所缘境有身、口、意、誓愿,其实它的方法就是止、观跟慈悲三种。
为什么用止、观跟慈悲呢?因为止最后成就断德,观成就智德,慈悲成就恩德,整个佛陀的三德——断德、智德、恩德就都成就了。因名身口意三业,最后转成佛陀的三密的妙用。
初心菩萨想要修圆教的一佛乘的妙行,甚至于要入五浊恶世弘经,为外在的五浊恶世的众生所干扰,“自行不立,亦无化功”,所以佛陀讲四安乐行来让他保护自己。这个是讲到凡位菩萨的自利利他,要以安乐为本。
戊一、文殊提问
我们看讲义第二百三十六面,丁五的“安乐行品”。分两段,先看第一段。
尔时,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世尊!是诸菩萨,甚为难有,敬顺佛故,发大誓愿,于后恶世,护持读说是法华经。世尊!菩萨摩诃萨,于后恶世,云何能说是经?
尔时,就是佛陀讲完以后,文殊师利菩萨仰仗佛力就白告佛言:世尊!前面的法身菩萨发愿在佛陀灭度以后弘扬《法华经》,甚为难得。为什么呢?因为心中依止敬顺佛故,发大誓愿,所以他能够在恶世当中护持、读说是《法华经》。世尊!如果是一个凡位的菩萨,发愿在佛陀灭度以后的五浊恶世来弘传《法华经》,他要怎么样弘传呢?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?
法身菩萨跟凡位的菩萨遇到逆境最大的差别,就是法身菩萨他内心没有烦恼业力,所以他没有所谓的内忧,他只有外患。凡夫就复杂,凡夫他本身就有问题。我们凡夫本身,就算你不会弘扬佛法,我们本身就有内忧,再加上外患,那就不得了了。所以我们必须怎么样?选择性地弘法。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本来就有地雷,那外境再刺激一下就不得了。
所以法身菩萨对于逆境的安忍不动,很简单,只要两个理由,第一个敬顺佛故,第二个发大誓愿,他任何的坎就迈过去了。但是凡夫就没那么简单了,凡夫不能够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境缘,他必须怎么样?选择性地弘法,修四安乐行。我们看怎么选择。
戊二、如来垂答 分三:己一、总标章门;己二、详释方法;己三、行成之相
己一、总标章门
佛告文殊师利:若菩萨摩诃萨,于后恶世,欲说是经,当安住四法。
这个地方讲出凡位菩萨在五浊恶世当中,要安住身、口、意、誓愿四个法门。先把这个法门标出来。
己二、详释方法 分四:庚一、身安乐行;庚二、口安乐行;庚三、意安乐行;庚四、誓愿安乐行
“详释方法”当中有四段,身、口、意、誓愿四种安乐行。
庚一、身安乐行
分二:辛一、长行;辛二、重颂
辛一、长行
分二:壬一、总标;壬二、别释
在身安乐当中又分成长行和重颂,长行当中分两段。
壬一、总标
一者,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,能为众生演说是经。
这个地方,整个身安乐、口安乐、意安乐,其实都有两个方法:第一个叫做行处,第二个叫亲近处。这个行处是正行,亲近处是个助行。
什么叫行处呢?蕅益大师解释,“诣理略说”。它是一种理观,就是我们讲的观一念心性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所以这个行的意思就是安住。一个人安住一念心性,对外境的攀缘执著自然会降低了。我们只有在不安住的状态,我们心才容易被干扰,变得脆弱。一个人安住的时候,你本身的内心相对坚固。所以,首先你要安住一念心性,观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安住理观的智慧,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,亲近处。安住是目标,那怎么安住呢?你说我平常没有事的时候,在佛堂当中把冷气打开,打坐,当然容易安住。但是你面对众生的诽谤、别人的刺激,你必须有什么?除了安住的目标,必须有安住的方法,要怎么安住。如果遇到我不安住的时候怎么办呢?所以他必须怎么样?有一些助行。助行,叫做“附事广说”,又讲到事修的方法。就是当我进入不安住的状态的时候,我怎么样来调整,让我自己趋向安住。
所以,行处是修学的目标,目标就是安住,安忍不动;亲近处就是趋向安住的方法。一个是目标;一个是方法、过程。你能够把这个行处跟亲近处掌握了,“能为众生演说是经”。
我们看经文的意思,其实佛陀把大部分的重点放在亲近处,就是事修,因为佛陀知道我们凡夫理观薄弱。凡夫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安住,大部分,遇到境缘那更不安住。所以佛陀就很明确地告诉你,第一个怎么做,第二个怎么做,这件事不能做,这件事可以做。他必须有一个事相的遵循。
这个四安乐行,慧思禅师有讲四句话,希望大家把它背起来。背起来以后,你到了正文的时候,对整个身、口、意、誓愿,就容易了解。
慧思禅师说,什么叫身安乐?就“正慧离著安乐行”。正慧,有一种正确的观慧,使令我们离开相状的执著。“正慧离著安乐行”,这是身安乐行。
什么叫口安乐行呢?“无轻赞毁安乐行。”不要有轻慢,不要有赞叹,不要有毁谤。“无轻赞毁安乐行”,这个是口安乐行。
什么叫意安乐行呢?“无恼平等安乐行。”你面对众生的干扰,第一个,你不要生气,无瞋;第二个,保持平等,不要伤害你的平等心,保护你的中道实相的平等。“无恼平等安乐行”,这是意安乐行。
誓愿安乐行呢?“慈悲接引安乐行。”
四种安乐行,后面讲得很复杂。你只要把这个四句话背下来,就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是怎么样。
壬二、别释分二:癸一、释行处;癸二、释近处
我们先看第一个身安乐的“正慧离著安乐行”,看壬二的“别释”。前面是总标,这以下各别解释,什么是行处、什么是亲近处。
癸一、释行处
文殊师利!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?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,柔和善顺,而不卒暴,心亦不惊;又复于法无所行,而观诸法如实相,亦不行,不分别,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。
这个行处就是安住真如本性。安住,行处就是安住。文殊师利!佛陀就招呼了文殊师利说,“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?”什么是菩萨弘扬佛法的内心安住处?
佛陀自己回答,“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”,这是关键了。因为,我们自利也好,利他也好,第一个当然安忍不动。安忍不动,这个地方先讲外相,这个外相怎么修,再讲内心怎么修。
我们先看外相。这个忍辱地的外相是什么呢?“柔和善顺,而不卒暴,心亦不惊”,三种相貌。就是,什么是忍辱?第一个,柔和善顺,就是调柔,不能有对立相;第二个,不卒暴,就是寂静而不瞋恼;第三个,心不惊怖,就是安稳而不畏惧。所以,我怎么知道你的身是安乐呢?就看三个相状,你是不是调柔、寂静、安稳,这三种相状。这是约外相的修学。你能够在整个自利利他的时候,表现出调柔、寂静、安稳,那你就是身安乐。
那怎么做到呢?我们看他的内心的观照。“复于法无所行。”这个复于法无所行,就是观一切法空而无所得,这样子就随顺观诸法的真实相了。从一切法无所得里面,我们就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,而安住即空即假即中的空有平衡的状态。那么这当中,“亦不行,不分别”。不行,就是也不执著于空性,虽然观一切法清净心,但是又不妨碍你的菩提愿,不断灭,“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”。
其实这个行处,就讲出你身业的目标。就是你要怎么样保持安乐呢?三个判定标准:你是不是调柔,是不是寂静,是不是安稳。
那么,为什么“忍辱”再加一个“地”呢?它是要有一个依止处,要依止理观智慧。我们解释一下。
我们如果从因缘观,从业感缘起来修忍辱,说,你这个人伤害我,我对你那么好,你还伤害我!你会不会忍辱?你会忍辱。这种忍辱叫做什么呢?叫做强忍。就是说,我上辈子欠你的。所以你这个忍辱修得怎么样?心不甘情不愿。就是说,你认为这件事情是真实的,但是我看在业力的角度,我忍受你。就这么个情况。所以你这个忍辱是修得既不调柔,也不寂静,也不安稳,因为你内心是很复杂,你是把它强忍下来。就是说,我这一辈子,我对你这么好,你还用言辞来伤害我,那好,就算我欠你的,我这辈子还你就算了。所以这样的忍辱是怎么样?不调柔,不寂静,不安稳,因为你心中有对立。所以,这个忍辱要有大地,就是有理观作基础。
心法跟色法这两个是有界限的,它怎么跑到你内心来伤害你呢?
我们看什么叫以理观作基础。看附表第三十二,诸法如实相。他是安住到诸法如实相,不是修因缘观。修因缘观,你是不可能达到这种中道平衡的忍辱。
我们先看第一个,众生的颠倒相。
一、众生颠倒相
因缘有(善恶业力) 颠倒生(取相分别)
辗转相续
你要忍辱,首先你要对你内心的相状有所了解。相状是很重要的一个传递的桥梁。就是说,诸位!你说外境伤害你,可现在有个问题,你心外的东西怎么就跑到你内心来伤害你呢?外境是个色法,是一个质碍的东西,你的内心是一个心法。心法跟色法这两个是有界限的,它怎么跑到你内心来伤害你呢?喔,原来它有一个相状,就是我们去取这个相。就是说,首先第一个,出现的是一个因缘的相状;第二个,产生一种分别的相状。
我们先讲因缘相。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,他讲一句话,这是很多文字的组合。他讲这句话,你为什么痛苦呢?从诸法因缘生的角度,就是你跟他有业力。如果你跟他没有业力,他讲什么话你都不会痛苦。要不然你怎么说诸法因缘生呢?如果这句话本身它就能够让所有人痛苦,那这句话就有自性了,那就不是诸法因缘生了。
但事实上不然。你看,他讲这句话,四个人听到,三个人都没有痛苦,只有你一个人痛苦,那表示你有问题了。就是这个相状跑到你内心的时候,你有不安的感觉,很简单,业力。你跟他过去一定有某种业力。某种程度就是你对他有业力,所以他现在反弹回来。第一个,因缘相状。那这个还不可怕了,因为这个只是感受。
第二个,你又把这个相状取过来,加以想象、分别。这个事情就变成更加复杂了,就不是单纯的过去的业力了,还加上你今生的妄想。经过你这么一想象,这个事情就牵涉到很多事情了。你可以想到过去,想到未来,然后在这句话里面不断地取相、分别。然后呢?然后你跟他的因缘就又会产生另外一个业力,因为你一定会反击。那么这个业力到来生的时候,又会产生一个妄想……所以就堕入了一种生命的恶性循环。
其实人生是无解的,说实在。诸位!如果你不学佛,就顺其自然,人生无解。为什么无解?我告诉你:第一个,你前生有业力才来嘛。然后你又没有好好地面对,然后你又用情绪面对业力。好,就把这个业力扩大了;扩大以后,来生业力更重。所以,按照正常的发展,如果顺其自然,善因缘会越来越好,恶因缘越来越糟。
过去,有一个母亲,她生了两个儿子。期中考快到的时候,这个母亲就先到大儿子的寮房,去看他用功的情况。她一看,哎哟,这个大儿子打瞌睡,手上拿一本书。她就很生气,这个儿子实在是懈怠!接着她又到了小儿子的房间去,一看这个小儿子,也是打瞌睡,拿一本书。她很高兴,这个儿子精进!然后父亲回来了,那这父亲说,今天两个儿子用功情况怎么样?这个母亲说,大儿子实在是懈怠,没有善根。这怎么说呢?你看,他拿到书本就打瞌睡。他可能平常不见得打瞌睡,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。
那小儿子呢?小儿子非常好,他打瞌睡的时候还不肯放下书本。你看多好,是吧?连打瞌睡都不忍心把书本放下。
诸位!相同的相状,但是进入到母亲的心中,产生不同的震荡。你看,很明显,诸法因缘生,她跟大儿子过去生结恶缘嘛。结恶缘以后,这个相状经过她的分别,就扩大了,她开始用身口意去把这个业力扩大。她跟她的小儿子就是结善缘,他所有的行为进入心中她作美好的解读。这就是感受的问题。
诸位!我们太相信自己的感受,所以我们让业力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心中。诸位!业力本来是个阿赖耶识,是一个种子位,是谁把它唤醒?就是我们把外来的相状引到我们内心里面,就唤醒我们过去的业力。然后再把这个业力加以分别,然后又储存到心中,让业力更加地强大。
所以它的可怕就在这四个字,叫做辗转相续。这人生无解。欸,说,你们母子关系,我来调停调停。没办法调停,无解,因为各打各的妄想。
就是说,如果人生只有业力,那很简单,我今生还你就算了。如果人生只有妄想,那各打各的妄想,你也不理我,我也不理你,那也就算了。最可怕的就是业力跟妄想合在一起,那后果只有四个字,叫辗转相续。
那怎么办呢?那佛教怎么处理呢?我们看佛法怎么处理,看第二个,诸法如实相。
二、诸法如实相
一心真如
即空 清净本然 周遍法界 清净本体
即假 十界十如 历历分明 随缘相用
即中 万法唯是一心
处理之道,佛法就是,遇到所有的事情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,因为伤害你的不是外境,它只是一个助缘,你要调整你的心态。你认为别人伤害你,表示你进入了颠倒想。就是说,你如果不知道病因,你就永远不可能把病治好。如果你还觉得说是别人在伤害你,那你永远就无解了,你的人生就无解了。
你要安住你的心性,第一个当然先修空观。
我们从中道实相来看,遇到事情第一个就是先修清净心,就是回光返照,“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”。这个地方的清净,最关键就是那两个字,叫做“本然”,这是很关键的。诸位!我们安住的清净心不是修来的。我问你,你在烦恼的时候、在躁动的时候,你哪有清净心呢?你从表面来看你是躁动的嘛。所以这个清净心是你本来具足的。如果你认为这个清净是要修来的,那你永远没有清净心了。就是说,在你烦躁恼动的关键时刻,你怎么能够带领你安全地过关呢?就是来自于你本来的清净心才有办法救你。这个本来的清净心既然是本来具足的,那就不随因缘的干扰。就是你起烦恼也好,你起善念也好,它永远就是清净,叫做本然。
当然这个关键点就是说,遇到事情的时候,记住:先回家,就是离相。你已经变成是不清净了,因为你抓了很多相状,所以你先怎么样?从相状里面就回光返照你的本来面目,这是第一点。你把相状拿掉,你的分别心就没有了;你分别心没有了,你就恢复到你的相对清净心了。这是第一个。所以不需要任何理由,你就把你内心回到清净心,这第一个。
第二个呢?再重新出发,再重新面对,用菩提愿。就讲到十法界十如是,历历分明,就讲到即假,你要怎么用菩提愿去面对它。
意思就是说,佛法是先否定再承当,你要知道这个相状就是业力跟妄想的结合,这个相状要放弃,最后再重新面对。
那么,这个“住忍辱地”就是怎么样呢?这个不只是修忍辱,诸位,那是成佛之道!它本来是一个逆境,但是,如果你能够善用,反而让你的内心更加地靠近真如。就是透过离相清净,最后再发起菩提愿。所以这个地方关键就是,先回家、再出发,这个叫住忍辱地。这个大地,就是你的一念心性就是大地。以真如本性来面对大地上的草木,不管这个草木漂亮也好,有毒也好,是一个美好的草木也好,反正就是从大地的角度来面对所有的颠倒相,这个叫做住忍辱地。
我们先讲到安住的问题。有关调伏跟引导,这个事修,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。
http://www.xijuexuelu.com/yt108672/41649827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ijuexuelu.com。袭爵血路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ijuexuelu.com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五面,我们看庚二的“通经之法”。
前面讲到的是安忍之道。安忍之道所面对的根机,是一个大乘根机不成熟的众生。什么叫大乘根机不成熟呢?他可能是一个人天种性的众生,追求的是安乐道,也可能是二乘种性的众生,追求的是涅槃之道。所以他不需要中道实相,你给他讲中道实相,他可能会排斥你,甚至于毁谤你。面对这么多的逆缘,怎么办呢?佛陀说四个字就可以了:安忍不动。这是面对大乘根机不成熟的众生。
这以下的“通经之法”就是说,如果你遇到的是可以接受中道实相的众生呢?比方说,他上一辈子学过《法华经》,虽然他烦恼很重,业障也很深,生长在末法时代,但是他无量无边烦恼的深处,里面有一颗摩尼宝珠,他有善根力。那怎么办呢?我们看,面对末法时代有善根的众生应该怎么办呢?
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
我皆到其所 说佛所嘱法
我是世尊使 处众无所畏
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
如果到了末法时代,有很多的聚落(聚落就是人群聚集的一些城市,这个聚落叫做小城市)、城邑(是人数比较多的大城市),你来到这些乡村的小城市或者都会的大城市,如果真的有人以真诚心、恭敬心来向你求一佛乘的妙法,就说,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佛陀的知见,佛陀看人生,到底他老人家是怎么看的,你可不可以把佛陀的知见告诉我?他向你求法。
他会向你求法,表示什么?表示他大乘根机成熟了。所以你应该怎么办呢?“我皆到其所”,我要主动到他居住的环境,“说佛所嘱法”,来宣说释迦牟尼佛临灭度的时候所嘱咐我弘扬的一佛乘的妙法,使令众生成就佛种,乃至于加强佛种。
应该怎么说呢?应该用什么心态跟什么方法来说呢?
第一个讲心态。“我是世尊使,处众无所畏。”就是说,我今天来说《法华经》,我是作为佛陀的使者,是佛陀派我来的。所以,从皈依佛陀的角度,我的心中是无所畏惧的,因为是佛陀派我来宣说的。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,方法。“我当善说法,愿佛安隐住。”我一定会以大悲善巧的方式来说法,使令佛陀不必再为《法华经》的弘传而感到忧虑,能够真正地安稳住。
这个地方就是说,一个有大乘根机的人来向我们求法的时候,我们的说法方式:第一个,观想我是佛陀的使者;第二个,善巧方便说法。
庚三、总结誓愿
我于世尊前 诸来十方佛
发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
这个地方等于总结前面的弘法的誓愿。
如今我等在世尊前面,乃至于十方诸佛前面,发起坚定的誓愿,前面的面对逆境、面对顺境的各种誓愿。“佛自知我心”,佛陀自然能够证知我心中的菩提愿力。
这一段的主要的对象是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面对的境缘有两种差别:
第一个,遇到的是根机不成熟的。根机不成熟很简单,四个字,安忍不动。当然有人会问说,您身为法身菩萨,为什么不跟他辩论,去改变他呢?其实诸位!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改变另外一个人,不可能,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。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佛教的辩论结果,哪一方是归顺哪一方的,不可能,只有增加戏论。
那要这样子的话,我们不能改变对方,那我一个弘法者的角色是什么呢?我们只能够影响对方,是一个助缘。就是,你已经有善根了,我帮你的善根增长广大,就是这样。我们只是一个助缘,我们不可能变成亲因缘。你完全不相信,我说到你相信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佛陀说,安忍不动,多说无益,不要做太多辩解。安忍不动,默默地离开就好。这是第一种,就是善根不成熟。
第二种,那如果有人善根成熟,主动向你求法呢?那当然就是善巧方便。“我是世尊使,处众无所畏。我当善说法,愿佛安隐住。”善巧方便。
这两种方法。所以法身菩萨在面对境缘的时候相对容易。
丁五、安乐行品分二:戊一、文殊提问;戊二、如来垂答
那有人就说,如果是凡位的菩萨,我到末法时代,我也喜欢跟我的同参道友讲讲《法华经》,那应该怎么办呢?凡位的菩萨就看下一段了。我们看。
我们先看附表第三十一,就是讲义的第四十八面。
首先我们看解释品目。这个“安乐行”是什么意思,把这个品目解释一下。
一、解释品目
身无危险故安,心无忧恼故乐。身心安乐,三业清净,故能弘通妙法。慧思禅师云:一切法中心不动故曰安,一切法不受故曰乐,自利利他故曰行。
安乐这两个字有两个解释,一个是约事修,一个是约理观,理观跟事修两种。
事修,是蕅益大师的解释。蕅益大师说:“身无危险故安,心无忧恼故乐。”安,就是你能够远离各种的障碍跟伤害。你一个弘法法师,起码要让你自己感到安全。第二个,在弘法过程当中,没有各种的忧恼,没有各种烦恼的活动,就叫乐。总而言之,“身心安乐,三业清净,故能弘通妙法”。从事修的角度,就是要远离伤害,远离烦恼。对外远离伤害,对内不要去激发你的烦恼,这样子你才能够弘扬《法华经》。这是从事修。
我们看理观。这个理观就有点深了。就是你在弘扬《法华经》的时候,你尽量做到于一切法中心不动。我们的心是扰动的,一下子想东,一下子想西。为什么会扰动呢?因为我们取相分别。别人跟我们讲什么话,别人给我们什么脸色,其实这个是外境。那外境怎么跑到你内心去呢?外境跟内心本来是不同的法界,但为什么外境的这种境缘会跑到你内心干扰你呢?是我们自己把它取过来,放到心中去分别的。所以怎么办呢?就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你不要取这个相状,你的心就保持不动。
第二个,不受。这是关键了。诸位!你如果要行菩萨道,要到众生法界,苦恼的法界去行菩萨道,你最好把你的感受给收起来,不要相信你的感受。你高兴也好,痛苦也好,你就照你原定的计划去做就对了。其实不要说弘法,诸位!一个人能够坚持做功课,也是要把感受收起来,时间到了就去做功课,不管你愿不愿意。你如果跟着感受走,你这一辈子大概就一事无成了,因为感受是最容易误导我们的。
所以,你要能够安乐,第一个,对外境不要太在乎,第二个,对你内心的感受也不要当一回事。这就是安乐,这是境界更高了,这是从观心的理观的思想。
这个安乐的意思,我解释一下。法身菩萨安住清净心跟菩提愿,所以对他来说生命没有什么安乐跟痛苦,没有这回事情,他根本就真的离相了。安乐也好,痛苦也好,对法身菩萨根本就不算一回事。
但是凡夫不一样。凡夫的感受是不可能完全关闭的,这是现实。所以你要怎么样呢?你要选择性地去弘法。所以后面会说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的。就是说你要量力而为,你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嘛!那弘扬佛法就要尽量让你自己保持安乐,如果你承受太大压力,你的弘法事业就做不久了。
修行也是这样。其实,包括你做功课也是这样。你把功课排得很紧,你一天工作忙完,生活作息完,你可能只有一个小时,你一定要排别人三倍的时间,你这个修行怎么样?不安乐,不会持久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是一个有感情、有感受的众生。
就是诸位!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定位。我们是活在五蕴——色受想行识,我们是业报身,我们深受感受的影响。所以怎么办呢?不管自利也好,利他也好,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安乐,你这样才能够长长久久。
所以,既然安乐,那表示什么?你不能像法身菩萨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境缘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就不去了。所以后面佛陀会讲到身口意的,就说有些行为你不能做,有些地方你不能去。为什么?保持你的安乐,你才能够长长久久地自利利他下去。
这个地方是讲安乐。凡夫要能够弘法,先让你自己安乐,这是第一个原则。
二、经文要义
(一)上来迹门正宗,三周说法,三根授记,已令声闻人回小向大,发菩提心。迹门流通中,佛赞美人法,且劝募弘通妙法之五种法师。前品既得圣众命弘持,今品为教初心菩萨,应加修身、口、意、誓愿等四安乐行,以坚固一佛乘之妙因。
上来迹门正宗,佛陀在迹门正宗三周说法,开权显实,使令整个弟子们进入佛陀的知见,最后成就授记。这当中令声闻人回小向大,发菩提心,这是迹门的正宗。到了流通分当中,佛陀在赞美人法,赞美受持《法华经》的人——五种法师,赞美《法华经》的法,这个法是成佛的捷径。而且到了劝募弘通妙法的五种法师。所以前面的是得到圣众来弘持妙法。圣众是什么?是法身菩萨。
那么这一品是谁来弘传呢?是凡位的菩萨,外凡资粮位的菩萨。外凡资粮位的菩萨是什么特色呢?内心有烦恼,而且善根又薄弱,是这种人来弘扬佛法,所以佛陀必须要安立四安乐,身安乐、口安乐、意安乐跟誓愿安乐,用四种法来保护,或者说是坚固我们的善根。也就是说,你要弘扬佛法,你要先让自己的善根不受伤害,这是前提,你要把自己脚跟先站稳了。所以佛陀讲出四个法来保护自己,身、口、意、誓愿。
(二)佛说四安乐行,即承先启后。承先者,佛以四安乐行为末世中佛弟子自行化他之轨范,以成一佛乘之因。启后者,即此四安乐行,用以开启后文之本门正宗,以成法身之妙果。即是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;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,前后相成。
佛陀说四安乐行不完全只是保护你的善根,它还有怎么样的作用呢?“承先启后”的作用。承先,就是加强前面的迹门,加强我们一佛乘的因地,这是承先;启后,就是开启后面的本门,开近显远的本门,以成就未来法身的妙果。所以这个安乐成就因地,也是从安乐成就果地的法身。所以“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”。不管是因地的称性起修,或者果地的全修在性,对凡夫来说,想办法在你修行弘法的过程中保持安乐是关键。它是通因通果的,“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,前后相成”。没有安乐就没有长久的菩萨道,是这个意思。
看第三。
(三)本品所说四安乐行,一一皆以止、观、慈悲之妙行,成大乘戒定慧之三学,以此而导正身、口二业,导正意业,导正誓愿。如大论云:因名止行,果名断德。因名观行,果名智德。因名慈悲行,果名恩德。因名三业,果名三密。是故初心欲修圆行,入浊弘经,为浊所恼,自行不立,亦无化功。佛为是人,示四安乐行也。
这个四安乐行有身、口、意、誓愿,其实它真正的修法只有三个:一个是止行,一个是观行,一个是慈悲行。
止,就是你要有方法调伏你自己,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时候,你怎么样能够把你自己的烦恼调伏下来。这个是讲到持戒跟修定。
观行,就是你要有办法引导你自己。但这个引导,这个观,跟我们理观不一样。诸位!我们在讲理观的时候,是一个生命的整体观,那是一心三观的即空即假即中。这里的观是属于对治观。对治观就是说,有可能修空观,修空观是引导到清净心;有些地方是在修假观,特别是口安乐跟意安乐,修假观,引导到菩提愿。身安乐的修空观是引导到清净心。所以这个观是指空假二观的一种引导。
第三个是慈悲,慈悲的誓愿。
也就是说,以止、观、慈悲成就大乘的戒定慧。这个戒、定是止行,调伏;慧是观行,是引导。我们就是用止、观跟慈悲三法,首先调整我们的身、口二业, 接着调整意业,最后端正我们的菩提愿。整个修行四安乐行,虽然它的所缘境有身、口、意、誓愿,其实它的方法就是止、观跟慈悲三种。
为什么用止、观跟慈悲呢?因为止最后成就断德,观成就智德,慈悲成就恩德,整个佛陀的三德——断德、智德、恩德就都成就了。因名身口意三业,最后转成佛陀的三密的妙用。
初心菩萨想要修圆教的一佛乘的妙行,甚至于要入五浊恶世弘经,为外在的五浊恶世的众生所干扰,“自行不立,亦无化功”,所以佛陀讲四安乐行来让他保护自己。这个是讲到凡位菩萨的自利利他,要以安乐为本。
戊一、文殊提问
我们看讲义第二百三十六面,丁五的“安乐行品”。分两段,先看第一段。
尔时,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世尊!是诸菩萨,甚为难有,敬顺佛故,发大誓愿,于后恶世,护持读说是法华经。世尊!菩萨摩诃萨,于后恶世,云何能说是经?
尔时,就是佛陀讲完以后,文殊师利菩萨仰仗佛力就白告佛言:世尊!前面的法身菩萨发愿在佛陀灭度以后弘扬《法华经》,甚为难得。为什么呢?因为心中依止敬顺佛故,发大誓愿,所以他能够在恶世当中护持、读说是《法华经》。世尊!如果是一个凡位的菩萨,发愿在佛陀灭度以后的五浊恶世来弘传《法华经》,他要怎么样弘传呢?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?
法身菩萨跟凡位的菩萨遇到逆境最大的差别,就是法身菩萨他内心没有烦恼业力,所以他没有所谓的内忧,他只有外患。凡夫就复杂,凡夫他本身就有问题。我们凡夫本身,就算你不会弘扬佛法,我们本身就有内忧,再加上外患,那就不得了了。所以我们必须怎么样?选择性地弘法。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本来就有地雷,那外境再刺激一下就不得了。
所以法身菩萨对于逆境的安忍不动,很简单,只要两个理由,第一个敬顺佛故,第二个发大誓愿,他任何的坎就迈过去了。但是凡夫就没那么简单了,凡夫不能够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境缘,他必须怎么样?选择性地弘法,修四安乐行。我们看怎么选择。
戊二、如来垂答 分三:己一、总标章门;己二、详释方法;己三、行成之相
己一、总标章门
佛告文殊师利:若菩萨摩诃萨,于后恶世,欲说是经,当安住四法。
这个地方讲出凡位菩萨在五浊恶世当中,要安住身、口、意、誓愿四个法门。先把这个法门标出来。
己二、详释方法 分四:庚一、身安乐行;庚二、口安乐行;庚三、意安乐行;庚四、誓愿安乐行
“详释方法”当中有四段,身、口、意、誓愿四种安乐行。
庚一、身安乐行
分二:辛一、长行;辛二、重颂
辛一、长行
分二:壬一、总标;壬二、别释
在身安乐当中又分成长行和重颂,长行当中分两段。
壬一、总标
一者,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,能为众生演说是经。
这个地方,整个身安乐、口安乐、意安乐,其实都有两个方法:第一个叫做行处,第二个叫亲近处。这个行处是正行,亲近处是个助行。
什么叫行处呢?蕅益大师解释,“诣理略说”。它是一种理观,就是我们讲的观一念心性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所以这个行的意思就是安住。一个人安住一念心性,对外境的攀缘执著自然会降低了。我们只有在不安住的状态,我们心才容易被干扰,变得脆弱。一个人安住的时候,你本身的内心相对坚固。所以,首先你要安住一念心性,观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安住理观的智慧,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,亲近处。安住是目标,那怎么安住呢?你说我平常没有事的时候,在佛堂当中把冷气打开,打坐,当然容易安住。但是你面对众生的诽谤、别人的刺激,你必须有什么?除了安住的目标,必须有安住的方法,要怎么安住。如果遇到我不安住的时候怎么办呢?所以他必须怎么样?有一些助行。助行,叫做“附事广说”,又讲到事修的方法。就是当我进入不安住的状态的时候,我怎么样来调整,让我自己趋向安住。
所以,行处是修学的目标,目标就是安住,安忍不动;亲近处就是趋向安住的方法。一个是目标;一个是方法、过程。你能够把这个行处跟亲近处掌握了,“能为众生演说是经”。
我们看经文的意思,其实佛陀把大部分的重点放在亲近处,就是事修,因为佛陀知道我们凡夫理观薄弱。凡夫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安住,大部分,遇到境缘那更不安住。所以佛陀就很明确地告诉你,第一个怎么做,第二个怎么做,这件事不能做,这件事可以做。他必须有一个事相的遵循。
这个四安乐行,慧思禅师有讲四句话,希望大家把它背起来。背起来以后,你到了正文的时候,对整个身、口、意、誓愿,就容易了解。
慧思禅师说,什么叫身安乐?就“正慧离著安乐行”。正慧,有一种正确的观慧,使令我们离开相状的执著。“正慧离著安乐行”,这是身安乐行。
什么叫口安乐行呢?“无轻赞毁安乐行。”不要有轻慢,不要有赞叹,不要有毁谤。“无轻赞毁安乐行”,这个是口安乐行。
什么叫意安乐行呢?“无恼平等安乐行。”你面对众生的干扰,第一个,你不要生气,无瞋;第二个,保持平等,不要伤害你的平等心,保护你的中道实相的平等。“无恼平等安乐行”,这是意安乐行。
誓愿安乐行呢?“慈悲接引安乐行。”
四种安乐行,后面讲得很复杂。你只要把这个四句话背下来,就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是怎么样。
壬二、别释分二:癸一、释行处;癸二、释近处
我们先看第一个身安乐的“正慧离著安乐行”,看壬二的“别释”。前面是总标,这以下各别解释,什么是行处、什么是亲近处。
癸一、释行处
文殊师利!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?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,柔和善顺,而不卒暴,心亦不惊;又复于法无所行,而观诸法如实相,亦不行,不分别,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。
这个行处就是安住真如本性。安住,行处就是安住。文殊师利!佛陀就招呼了文殊师利说,“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?”什么是菩萨弘扬佛法的内心安住处?
佛陀自己回答,“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”,这是关键了。因为,我们自利也好,利他也好,第一个当然安忍不动。安忍不动,这个地方先讲外相,这个外相怎么修,再讲内心怎么修。
我们先看外相。这个忍辱地的外相是什么呢?“柔和善顺,而不卒暴,心亦不惊”,三种相貌。就是,什么是忍辱?第一个,柔和善顺,就是调柔,不能有对立相;第二个,不卒暴,就是寂静而不瞋恼;第三个,心不惊怖,就是安稳而不畏惧。所以,我怎么知道你的身是安乐呢?就看三个相状,你是不是调柔、寂静、安稳,这三种相状。这是约外相的修学。你能够在整个自利利他的时候,表现出调柔、寂静、安稳,那你就是身安乐。
那怎么做到呢?我们看他的内心的观照。“复于法无所行。”这个复于法无所行,就是观一切法空而无所得,这样子就随顺观诸法的真实相了。从一切法无所得里面,我们就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,而安住即空即假即中的空有平衡的状态。那么这当中,“亦不行,不分别”。不行,就是也不执著于空性,虽然观一切法清净心,但是又不妨碍你的菩提愿,不断灭,“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”。
其实这个行处,就讲出你身业的目标。就是你要怎么样保持安乐呢?三个判定标准:你是不是调柔,是不是寂静,是不是安稳。
那么,为什么“忍辱”再加一个“地”呢?它是要有一个依止处,要依止理观智慧。我们解释一下。
我们如果从因缘观,从业感缘起来修忍辱,说,你这个人伤害我,我对你那么好,你还伤害我!你会不会忍辱?你会忍辱。这种忍辱叫做什么呢?叫做强忍。就是说,我上辈子欠你的。所以你这个忍辱修得怎么样?心不甘情不愿。就是说,你认为这件事情是真实的,但是我看在业力的角度,我忍受你。就这么个情况。所以你这个忍辱是修得既不调柔,也不寂静,也不安稳,因为你内心是很复杂,你是把它强忍下来。就是说,我这一辈子,我对你这么好,你还用言辞来伤害我,那好,就算我欠你的,我这辈子还你就算了。所以这样的忍辱是怎么样?不调柔,不寂静,不安稳,因为你心中有对立。所以,这个忍辱要有大地,就是有理观作基础。
心法跟色法这两个是有界限的,它怎么跑到你内心来伤害你呢?
我们看什么叫以理观作基础。看附表第三十二,诸法如实相。他是安住到诸法如实相,不是修因缘观。修因缘观,你是不可能达到这种中道平衡的忍辱。
我们先看第一个,众生的颠倒相。
一、众生颠倒相
因缘有(善恶业力) 颠倒生(取相分别)
辗转相续
你要忍辱,首先你要对你内心的相状有所了解。相状是很重要的一个传递的桥梁。就是说,诸位!你说外境伤害你,可现在有个问题,你心外的东西怎么就跑到你内心来伤害你呢?外境是个色法,是一个质碍的东西,你的内心是一个心法。心法跟色法这两个是有界限的,它怎么跑到你内心来伤害你呢?喔,原来它有一个相状,就是我们去取这个相。就是说,首先第一个,出现的是一个因缘的相状;第二个,产生一种分别的相状。
我们先讲因缘相。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,他讲一句话,这是很多文字的组合。他讲这句话,你为什么痛苦呢?从诸法因缘生的角度,就是你跟他有业力。如果你跟他没有业力,他讲什么话你都不会痛苦。要不然你怎么说诸法因缘生呢?如果这句话本身它就能够让所有人痛苦,那这句话就有自性了,那就不是诸法因缘生了。
但事实上不然。你看,他讲这句话,四个人听到,三个人都没有痛苦,只有你一个人痛苦,那表示你有问题了。就是这个相状跑到你内心的时候,你有不安的感觉,很简单,业力。你跟他过去一定有某种业力。某种程度就是你对他有业力,所以他现在反弹回来。第一个,因缘相状。那这个还不可怕了,因为这个只是感受。
第二个,你又把这个相状取过来,加以想象、分别。这个事情就变成更加复杂了,就不是单纯的过去的业力了,还加上你今生的妄想。经过你这么一想象,这个事情就牵涉到很多事情了。你可以想到过去,想到未来,然后在这句话里面不断地取相、分别。然后呢?然后你跟他的因缘就又会产生另外一个业力,因为你一定会反击。那么这个业力到来生的时候,又会产生一个妄想……所以就堕入了一种生命的恶性循环。
其实人生是无解的,说实在。诸位!如果你不学佛,就顺其自然,人生无解。为什么无解?我告诉你:第一个,你前生有业力才来嘛。然后你又没有好好地面对,然后你又用情绪面对业力。好,就把这个业力扩大了;扩大以后,来生业力更重。所以,按照正常的发展,如果顺其自然,善因缘会越来越好,恶因缘越来越糟。
过去,有一个母亲,她生了两个儿子。期中考快到的时候,这个母亲就先到大儿子的寮房,去看他用功的情况。她一看,哎哟,这个大儿子打瞌睡,手上拿一本书。她就很生气,这个儿子实在是懈怠!接着她又到了小儿子的房间去,一看这个小儿子,也是打瞌睡,拿一本书。她很高兴,这个儿子精进!然后父亲回来了,那这父亲说,今天两个儿子用功情况怎么样?这个母亲说,大儿子实在是懈怠,没有善根。这怎么说呢?你看,他拿到书本就打瞌睡。他可能平常不见得打瞌睡,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。
那小儿子呢?小儿子非常好,他打瞌睡的时候还不肯放下书本。你看多好,是吧?连打瞌睡都不忍心把书本放下。
诸位!相同的相状,但是进入到母亲的心中,产生不同的震荡。你看,很明显,诸法因缘生,她跟大儿子过去生结恶缘嘛。结恶缘以后,这个相状经过她的分别,就扩大了,她开始用身口意去把这个业力扩大。她跟她的小儿子就是结善缘,他所有的行为进入心中她作美好的解读。这就是感受的问题。
诸位!我们太相信自己的感受,所以我们让业力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心中。诸位!业力本来是个阿赖耶识,是一个种子位,是谁把它唤醒?就是我们把外来的相状引到我们内心里面,就唤醒我们过去的业力。然后再把这个业力加以分别,然后又储存到心中,让业力更加地强大。
所以它的可怕就在这四个字,叫做辗转相续。这人生无解。欸,说,你们母子关系,我来调停调停。没办法调停,无解,因为各打各的妄想。
就是说,如果人生只有业力,那很简单,我今生还你就算了。如果人生只有妄想,那各打各的妄想,你也不理我,我也不理你,那也就算了。最可怕的就是业力跟妄想合在一起,那后果只有四个字,叫辗转相续。
那怎么办呢?那佛教怎么处理呢?我们看佛法怎么处理,看第二个,诸法如实相。
二、诸法如实相
一心真如
即空 清净本然 周遍法界 清净本体
即假 十界十如 历历分明 随缘相用
即中 万法唯是一心
处理之道,佛法就是,遇到所有的事情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,因为伤害你的不是外境,它只是一个助缘,你要调整你的心态。你认为别人伤害你,表示你进入了颠倒想。就是说,你如果不知道病因,你就永远不可能把病治好。如果你还觉得说是别人在伤害你,那你永远就无解了,你的人生就无解了。
你要安住你的心性,第一个当然先修空观。
我们从中道实相来看,遇到事情第一个就是先修清净心,就是回光返照,“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”。这个地方的清净,最关键就是那两个字,叫做“本然”,这是很关键的。诸位!我们安住的清净心不是修来的。我问你,你在烦恼的时候、在躁动的时候,你哪有清净心呢?你从表面来看你是躁动的嘛。所以这个清净心是你本来具足的。如果你认为这个清净是要修来的,那你永远没有清净心了。就是说,在你烦躁恼动的关键时刻,你怎么能够带领你安全地过关呢?就是来自于你本来的清净心才有办法救你。这个本来的清净心既然是本来具足的,那就不随因缘的干扰。就是你起烦恼也好,你起善念也好,它永远就是清净,叫做本然。
当然这个关键点就是说,遇到事情的时候,记住:先回家,就是离相。你已经变成是不清净了,因为你抓了很多相状,所以你先怎么样?从相状里面就回光返照你的本来面目,这是第一点。你把相状拿掉,你的分别心就没有了;你分别心没有了,你就恢复到你的相对清净心了。这是第一个。所以不需要任何理由,你就把你内心回到清净心,这第一个。
第二个呢?再重新出发,再重新面对,用菩提愿。就讲到十法界十如是,历历分明,就讲到即假,你要怎么用菩提愿去面对它。
意思就是说,佛法是先否定再承当,你要知道这个相状就是业力跟妄想的结合,这个相状要放弃,最后再重新面对。
那么,这个“住忍辱地”就是怎么样呢?这个不只是修忍辱,诸位,那是成佛之道!它本来是一个逆境,但是,如果你能够善用,反而让你的内心更加地靠近真如。就是透过离相清净,最后再发起菩提愿。所以这个地方关键就是,先回家、再出发,这个叫住忍辱地。这个大地,就是你的一念心性就是大地。以真如本性来面对大地上的草木,不管这个草木漂亮也好,有毒也好,是一个美好的草木也好,反正就是从大地的角度来面对所有的颠倒相,这个叫做住忍辱地。
我们先讲到安住的问题。有关调伏跟引导,这个事修,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。
http://www.xijuexuelu.com/yt108672/41649827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ijuexuelu.com。袭爵血路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ijuexuel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