袭爵血路 > 九锡 > 605【不打自招】

605【不打自招】

    “李卿如何看待这桩刺驾大案?”

    李宗本很自然地换了称呼,这是非常明显的示恩之意。

    李适之心领神会,眼中多了几分热切,答道:“回陛下,臣斗胆直言,此案理应由三法司会审。”

    这是其父李道彦在百官面前的进谏之言,他此刻私下里重复一遍显然不是拾人牙慧,而是真心这般认为。

    李宗本略显好奇地问道:“莫非你觉得陆沉的能力不足以查明真相?”

    “山阳郡公有这样的能力。”

    李适之没有否认,平静地说道:“只是臣认为他乃武勋亲贵,同时又手握重兵,委实不宜插手朝廷的具体政务。陛下,山阳郡公对大齐的忠心日月可鉴,然则朝廷的大多数规矩都是因为前人血泪教训而定。文臣不得干涉军务,这是防止军中不稳,避免武将地位过低从而削弱军队的实力。武勋不得插手政务,这是防止内外勾结,出现那种无法压制的权臣,以免权柄失衡危及皇权。”

    李宗本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李适之继续说道:“陛下金口玉言,既然已经当众赐予山阳郡公查案之权,此事不好再做变更。为朝堂安稳之大局,往后陛下不妨采纳家父的建言。”

    李宗本对他的态度很满意。

    虽说方才他以礼部尚书之职相引,李适之并未被权柄蒙蔽双眼,依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态度,这一点在李宗本看来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通过和李宗简的谈话,他已经确认面前的中年官员不甘平庸。

    他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,没有雄心壮志的人注定会庸碌无为,但如果李适之表现得太过谄媚,缺少一位能臣必须具备的品格和眼界,这样的人同样难堪大用。

    李宗本不需要一个徒有家世背景的应声虫,他要的是一把真正足够锋利的刀。

    这把刀要能帮他破开阻碍,帮他完成对朝堂势力格局的调整。

    今天只是一场较为简单的考量,好在结果还算不错。

    一念及此,李宗本温言道:“朕年轻识浅,正需要李卿这样的忠耿之臣时常进谏,往后卿可时常入宫帮朕参详国事。”

    “臣谢过陛下器重,必当尽心竭力,不敢稍有懈怠。”

    李适之听出天子的言外之意,旋即行礼告退。

    离开皇宫,回到李氏大宅,天色阴沉已近黄昏。

    细雨止歇,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。

    李适之先去锦麟堂向老父请安,只说天子召他入宫问了一些关于国丧的事情,随后便回到东苑书房。

    临窗而坐,这位礼部左侍郎望着窗外的碧绿青翠,缓缓端起茶盏,品味着香茗的隽永芬芳。

    他在宫中表现得几近无可挑剔,此刻脸上才浮现一抹疑惑。

    其实他并不想过早卷入朝堂争斗,只要李道彦一天没有乞骸骨,他就可以凭借左相长子和锦麟李氏未来家主的双重身份,好整以暇地旁观那些风起云涌。

    在他的计划里,等老父亲乞骸骨之后,才是他真正涉足各种风波的时机。

    从踏入官场那一天开始,李适之就已经习惯这种无为之道,这些年他私下里只做过寥寥几件事,譬如以非常隐蔽的手段挑动三皇子争储,亦或是推动那四家门阀走上叛逆之路,以及很巧妙地对侯玉施加影响,让他不顾一切地往上爬。

    大抵而言,包括李道彦本人在内,这世上没人能摸透李适之内心的真实想法,因为他在漫长的岁月里出手的次数极少,从始至终都隐藏在水面之下,即便出手也会小心谨慎地绕上很多个弯。

    更关键的是,李道彦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,旁人就算能察觉到李适之的能力和手腕都不弱,也不会绕过李道彦去盯着他的儿子。

    只不过今日这场面圣,李适之已经知道自己必然会逐步走上台前。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他喃喃自语,开始探究天子这番示恩的根源。

    皇陵之前那场刺杀的景象浮现脑海,李适之双眼微眯,渐渐理清楚脉络。

    “李宗简、秦正、陆沉,陛下原来是想要一箭三雕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这还不够,你需要一把刀,一把很锋利的刀。”

    “你见过李宗简,想必能从他口中套出一点东西,莫非你是从云义这孩子联想到我身上?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倒也能说得通。”

    李适之放下茶盏,唇角微微勾起,悠然一笑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把刀您可得握牢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经过连续数日的绵绵细雨,京城终于放晴。

    随着骄阳照临大地,一阵怪风很快便席卷全城。

    发生在皇陵之前的刺驾大案压根无法隐瞒,毕竟当时目睹整个过程的人实在太多,而且朝廷也没有打算强行遮掩。

    天子居然在主持先帝的葬礼时遭遇刺杀!

    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,对于此事都显得出离愤怒,盖因如今的大齐臣民因为江北接连不断的捷报,对朝廷的向心力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,再加上先帝极得民心,没人能忍受这种公然挑衅整個大齐的举动。

    虽说新君还未展现出令人真心钦佩的能力,但他毕竟是先帝钦定的继承人,哪怕只是顾念先帝的恩情,京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对刺客恨之入骨,更迫切希望能够查出幕后主使。

    当得知天子命山阳郡公查办此案,那座郡公府瞬间成为无数道视线关注的焦点。

    在陆沉的命令下,他的亲兵已经对郡公府所在的整条街进行戒严,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。

    府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,安防等级提到最高。

    东苑一间被临时充作监牢的厢房内,两名工匠打扮的刺客被关押在此,身边随时都有六名高手寸步不离地看管。

    房门虚掩,光线折射进来,照在坐在房中的年轻男子脸上。

    一半明亮,一半灰暗。

    两名刺客跪在地上,左边那人脸色苍白,虽然侥幸活了下来,但是陆沉那一拳已然震碎他的经脉,一身武功付之东流。

    另一人伤势并不严重,虽然被迫跪着,依旧恶狠狠地盯着坐在不远处的年轻男人,仿若受伤的野兽。

    陆沉似乎压根没有感觉到这两人阴毒的目光,他平静地翻着手中的卷宗,淡淡道:“万应谦,现年三十一岁,原籍忻州休宁府礼县人,十二岁逃难至京,后被皇家工匠万文贤收为养子,从此跟着他学习石刻之法。七年前被选入营造皇陵的队伍,此后便一直在南郊做事。”

    左边那名刺客阴冷一笑道:“是我!”

    陆沉看向此人,问道:“你很急?”

    万应谦冷笑不语。

    陆沉不以为意,继续念道:“杨舜咨,现年三十三岁,京中人氏,家中祖辈世代皆为工匠。你和万应谦的履历大多不同,他虽然是万文贤的养子,但是除万文贤已经离世,万家一家人都还在。而你家中只有老母一人,连妻儿都没有,且老母已于去年病故。唯一的共同点,你们都是修建皇陵的工匠。”

    右边那名伤势不重的刺客一个字都不肯说。

    陆沉合上卷宗交给肃立在旁的谭正,上身微微前倾,问道:“是谁指使伱们行刺大齐天子?”

    杨舜咨依旧沉默,万应谦则轻蔑地说道:“老子若说出来,怕是能吓得你尿裤子!”

    陆沉微微皱眉道:“让他清醒一下。”

    另一边的秦子龙随即上前,从腰畔拔出一柄锋利的匕首,二话不说直接插进万应谦的大腿,继而轻轻转动。

    惨嚎声遽然响起。

    万应谦拼命挣扎,然而他武功已废,又有四名高手控制着他的身体,让他根本无法动弹。

    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,豆大的汗珠瞬间爬满面庞,极其痛苦地哀嚎着。

    “够了!”

    一直闭嘴不言的杨舜咨再也无法忍耐。

    秦子龙不紧不慢地拔出匕首,随即便有人帮万应谦上药包扎伤口。

    看着这些人熟练的动作和漠然的表情,两名刺客心中同时涌起彻骨的寒意。

    对方身上明显带着军人的杀气,这些久经沙场的锐卒面对死亡都不会皱一下眉头,料理他们更不会有丝毫犹豫。

    杨舜咨怒视陆沉,咬牙道:“想知道答案是吧?那我告诉你,是三皇子李宗简让我们出手行刺狗皇帝!满意了吗?!”

    房内所有人包括秦子龙和谭正在内,神情尽皆一变,下意识地看向陆沉。

    在他们的预想中,这种敢于杀王刺驾的死士必然极其死硬,想要撬开他们的嘴很难,然而秦子龙才刚刚出手,对方就扛不住招供。

    更棘手的是,刺客居然将李宗简牵扯进来。

    明知道这里面有古怪,问题在于如果他们一口咬定幕后主使是三皇子,此事如何收场?

    三皇子本人自然无足轻重,可是他背后还站着一位至尊至贵的许太后!

    谭正低声道:“公爷,这两人信口雌黄——”

    陆沉忽地冷笑一声,打断了他的话头,随即起身说道:“将他们分开关押。”

    谭正不解其意,但还是立刻应道:“是,公爷。”

    在两名刺客疑惑的注视中,陆沉极其干脆地迈步离去。

    来到屋外,他仰头望着天幕上的骄阳,喃喃道:“李宗简,看来这次你是必死无疑了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xijuexuelu.com/yt108035/41179837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ijuexuelu.com。袭爵血路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ijuexuelu.com